1、饮食上要少盐
老年人本身就普遍存在三高的现象,如果在饮食上还偏爱重口味的话,那么对于血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食盐摄入过多,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在老人的饮食中,得学会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2、就餐要细嚼慢咽
老人的牙口不太好,如果在吃饭的时候,吃的过快,就容易出现咀嚼不烂的情况。一旦食物咀嚼不烂,就会给肠胃加重负担,还会影响它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老人在吃饭的过程中,要尽量吃的慢一些,咀嚼得细一些,这样对于消化会更好一点,还能防止老人出现积食的现象。
3、一日三餐不宜过饱
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也就是说,吃的过饱甚至觉得撑了对我们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同样,在老人的一日三餐上,也不能吃的过饱,每餐最好把握在七八分饱就好,这样才能保证消化系统和肠胃正常的工作。
4、适当多吃粗粮
很多人都认为,老人的饮食应当精细化,这样才有助消化。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老人来说,长期食用精面,就会出现纤维素摄入不足的现象,这样非常容易出现便秘症状。老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像燕麦、高粱、玉米等等,这些食物除了帮助老人顺畅排便之外,还可以起到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老人日常饮食养生的讲述,老人身体不好,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合理健康的饮食可以补充老人的日常所需,减少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老人冬季晨练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下一篇:老年人如何预防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