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上认为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为低血压,可分为急性低血压与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是指正常或较高水平血压突然明显下降,多表现为突发的晕厥或休克,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老年人慢性低血压。
老年人低血压有少部分是生理性(无明显原因或体质性),多见于体质羸弱老年人,但绝大部分是继发有病因,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等。常见有头晕头痛、神疲健忘、心悸闷痛,甚至晕厥等症状。
西医学将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它的高低是由心脏的心输出量和周围血管的阻力所决定。而中医学早在《素问·痿论》就提出心主血脉一词,其涵义,若合而言之,即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的生理作用。若分而论之,包括心主一身之血和心主一身之脉。全身的血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而在脉中运行于周身,从而发挥濡养作用。全身的脉,均与心相连,网络全身。心、血、脉三者共同组成一个现代的“循环系统”。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心气充沛;其次是血液充盈;第三脉道通利。这也是等同于现代血压稳定的要求:首先心脏输出量充足;其次体内液体容量足够;第三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管顺应性高,血流通畅。二者之间有惊人相似,在低血压治疗方面,中医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老年人心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心之脉络失养,须补益心气治其本。心主神明,心气虚则神不守舍,则清窍失养,头晕乏力,失眠健忘,再佐以宁心安神,开窍益智。可用十全大补汤、生脉散和保元汤等,重用黄芪、人参补益心气,可用肉桂或附片,增加益气之效。
老年人脾胃运化功能虚弱,气血生化乏力,气虚血亏,周身失养则见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脾主统血,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脾主升清,能将其运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上输至心、肺、脑。故以黄芪、人参、炒白术益气健脾,补后天之本,鼓舞气血生化之源,再佐以当归、大枣、龙眼肉等养血统血,共调周身之气血。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而发生餐后低血压。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些稍咸食物,或增加饮水量,适量增加血容量,从而提高血压;适量饮茶或喝咖啡,从而增加心脏交感兴奋性,加快心率增加血流,促进心排量。
上一篇:芽菜的好处
下一篇:老人出去游玩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