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分析表示,老龄化在经济领域不只是健康养老问题,还涉及文化、旅游+医养。做强做大老龄经济的政策方向,将可能涉及老龄文化、老龄健康、老龄制造、老龄宜居等产业领域。
党俊武在其一项研究中发现,总体上,四五十岁以上人群是财富拥有量最高的群体。老龄用品、老龄服务、老龄金融等领域的实际消费潜力占到GDP的1/12,预测到2030年,这个比例会提高到1/5。2050年,老龄化达到高峰时期,比例会达到1/3。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养老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张婧表示,疫情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放大了养老行业的盈利难问题。她认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可以探索机构连锁新可能,寻求差异化发展。
陆家斌分析,过去的养老市场,服务机构及床位紧缺,服务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对此,在城市中心建立综合型养老机构,提供老人基本服务需求,服务走向精准化、专业。
“养老行业不能盲目布局。”党俊武亦表示,行业需要细分。他认为,老龄产业要根据老年群体的需求进行尽可能的细分,同时上下游产业也需要有所延伸和划分。“比如在日本就有企业专门给养老机构洗涤打扫,把这两种养老机构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公司来承包,养老院省去很大成本,更专业。”他说。
峰会上,主办方邀请9位院长代表向大家讲述养老从业故事。其中,南沙养老院院长卢永红从业22年,当过护士,做过护理,考取了社工证,还拿到二级心理咨询证。“养老这个行业收入不高,但是长者对我的信任、依赖,让我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和他们在一起很幸福。”说这句话时,卢永红甚至有些哽咽。她告诉记者,在这么多年的从业过程中,长者们多次让她感动,“养老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乐趣,一份感动,让我坚持下去。”
9位院长认为,养老这个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始终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个行业不能挣大钱,却有幸福感。这幸福感来自于长者对他们的依赖、信任,来自于帮助长者后得到的成就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通知明确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
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和老龄事业发展、有效破解养老服务需求与专业人才供给矛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早在2013年,民政部就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以及明确护理、养老服务等补贴领取资格等,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充分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失独等老年人服务需求。同时,研究制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
以上资讯由南阳养老院搜集,感谢您的观看。
以上资讯由南阳养老院搜集,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