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社会养老机构,是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是落实“老有所养”的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产品。必须广开门路,规范提高,切实办好。
      一、社会养老机构产生的背景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口寿命普遍延长,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有效控制,我国人口以及县市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快,必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已呈倒宝塔型,即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小孩的家庭逐步增多,而且只有老人没有子女同住的“空巢”家庭不断增加,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弱化,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就为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为主的社会养老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
      二、养老机构的现状
      1、养老机构数量较少,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目前,高邮市共有养老机构23家,其中21家是由民政部门兴办的敬老院,分布在21个乡镇,主要为优抚对象和“三无”老人提供服务,有床位1000余张;另外2家为高邮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和高邮湖滨老人公寓,分别有床位80余张、30余张;以上养老机构床位共计1100余张,而该市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15.8万人,按照国际通行的5%-7%的比例,有社会养老需求的老人大约有9000人,显而易见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养老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一般来说,老人在选择养老服务机构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而县市养老服务的行业化、社会化尚处于发育初期,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经验还不丰富,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水平不高,管理和服务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具体表现在:第一,服务模式不够成熟。大部分养老机构直接套用其他行业的服务模式,如“医院式”、“宾馆式”、“幼教式”等等,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制度建设,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与老年福利服务的总体要求,与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并不适应,服务还不能完全到位。尤其是个人举办的养老机构雇佣的工护人员大多数未经过任何培训,缺乏护理照料老人的基本知识。设施管理上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常采取家庭式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停留在较低层次和低水平之上。还有的敬老院采取集体住宿、集体伙食、集体生活,使之既像医院,又像兵营,虽然叫敬老院,但缺乏家庭生活的气氛,更没有个性化的服务了。可以说普遍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明确,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兼收混住,既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又给护理服务带来了难度,也不符合现代社会老人生活和居住的理念。第二,服务项目单一,满足需求层次低。目前县市的养老服务机构仅在吃、住、医基本生活方面提供服务,而对心理慰籍、精神赡养、文化娱乐、全面康复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缺乏服务。服务项目以技术含量低、依靠日常照料经验就可提供的低层次服务为主,缺乏需要专业指导的高层次服务项目。第三,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人本观念。养老服务机构目前的服务不能以老人为本,而是从行政机构自身管理运作方便出发,管理多于服务,无法切实有效地满足老人的多方面服务需求。

 


      3、养老服务机构设备、设施简陋。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上都处于本院封闭经营的状况。除高邮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设施相对齐全(设有标准房、普通房,还有专业的医生和工护人员)外,其他个人兴办的敬老院在资金、设备购置方面投入不足,过于因陋就简。同时由于缺乏政府指导,一些养老设施建设没有无障碍设计和方便老人的设施,而且在防火、安全方面都存在隐患。
      4、养老服务机构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操作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制约,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在和老人签定入院合同文本方面法规不健全,经常会发生老人与养老机构之间、家属与养老机构之间的矛盾和民事责任纠纷。因此,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设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法规合同上给予指导规范,完善法规条文,分清各自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
      1、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对养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应改革现有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第一,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法人实体化管理,实现自主经营,严格管理、规范服务。利用现有的服务经验,拓展服务空间,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和促进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在调整和优化结构过程中,可以利用部分富余资源开办营利性项目,实行“以实业养事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二,通过招标、招聘或委托经营等新方法,将政府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待条件成熟可探索股份合作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思路,在保证国有资产增值、满足老年人福利服务需求的同时,实现设施资源的最佳经营效益。     2、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素质,促进养老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福利服务是通过人际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的,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质量与效果,壮大服务队伍,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必然环节。第一,要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在科学定岗、定员、定责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专业化的培训,抓好在职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结构。第二,加大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探索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养老服务机构的办法和具体措施,逐步建立社会工作职称系列,鼓励和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第三,组织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和深化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志愿者服务的经常化、制度化。
      3、政府应大力倡导社区养老,多形式、多渠道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相对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人为本”,老人受照顾的渠道来源广,符合老人的心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支持。因此在社区中有计划地发展“特别护理老人之家”、“家庭病房”和“家庭护理员”的福利事业,应该成为县市社区工作的一个新方向,也是老年人产业中大有可为的行业。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服务业虽说是“夕阳工程”,但同时也是一项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要进一步适应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县市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总结深化,完善提高。


Copyright 2011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福乐托老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人:陈霞          电话:13633775316          技术支持:南阳广溢网络

上一篇:按委中穴能缓解腰酸背痛
下一篇:草本养生 顺手拈来用心良“苦”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13633775316/13037649818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74号(百信大药房对面)

Copyright© 2017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福乐托老中心版权所有   电话:13633775316    备案号:豫ICP备16032536号
技术支持:南阳市微企胜网络公司